租賃行業踩過的坑
坑一、高位殺入、虧 本退出
前幾年,腳手架租賃行業火爆,不少人借資進入,但從2015開始,基建工程規??s小,行業競爭加劇,租金一路走低,不抵高昂的融資成本,后不得已虧 本退出。
坑二、競爭激烈、整體虧損
除西南市場外,目前全國其他地區的基建規模大不如前,小而散的租賃站多如牛毛,為了吃飯,降價成了唯 一出路,沒有低只有更低,結果整個行業盈利的寥 寥無 幾。
坑三、施工方附加要求多
盡管租金一壓再壓,但為了獲得業務,還得自己出車、出人把貨送上門,而且還不能收取維修費,不少租賃人直言自己就是一“保姆”。
坑四、高損耗侵蝕利潤
施工單位不愛惜,導致腳手架的損耗率大大超過正常的百分之5,而這些損耗進一步侵蝕了租賃企業的利潤。
坑五、拿不到租金空歡喜一場
租金低,租賃企業忍了,可令人心寒的是,不少工程完工后,施工單位居然不付租金,即便官司打贏了,執行時發現對方是個皮包公司,沒有任何可執行的財產。
以上種種坑可謂是傷了租賃人的心,現在形勢好轉,漲價看起來水到渠成,租賃人也是喜上眉稍,不少人直言現在終于“農奴翻身把家當”。
可是,集能智造也要提醒大家,不要被眼前的形勢蒙蔽雙眼,有些問題需要正視起來,才能走得更長遠。
京津冀環保督查結束,產能釋放后,腳手架漲價的根基不在。 當租賃行業又會面臨僧多粥少的局面,降價搶市場又會成為無奈之舉。
所以在下一輪降價潮來臨前,腳手架租賃企業只有“內外兼修”,才能提高抵抗力。
應對有方
做大做強
2016年中國腳手架租賃市場規模達440億,但上規模的租賃企業少之又少,多以中小企業為主,僅以重慶地區為例,就有四五百家租賃企業。
由于規模小、融資能力不強,這些企業抗風險能力不強,一有風吹草動就倒下了,這些企業必將在未來的市場競爭中淘汰出局。
剩下一下實力強的企業,可以通過兼并、融資、提升管理能力的方式,增加抗風險能力,同時也能提高議價能力。
差異化服務
目前,腳手架租賃行業提供的服務較為趨同,從管理、租賃物及技術工人提供的服務都缺乏差異化競爭。
如果租賃企業不僅能提供租賃設備,還能為承租人一攬子服務包括租賃設備的擇優咨詢、使用過程的維修服務、完工后客戶回訪等服務,不僅提升承租客戶的服務體驗還能增加客戶粘度。
互聯網+
如今互聯網+幾乎已經滲透到各個行業,腳手架租賃行業也應該與時俱進,積擁抱互聯網。
目前,集能智造就是以新型盤扣腳手架為核心,積擁抱互聯網,站在“互聯網+”的風口上順勢而為,把傳統制造業與互聯網新技術相結合深度整合行業優 質資源,打造全產業鏈,助推業行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