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扣式腳手架行業自2016年初出現了火爆的局面,市場供不應求,尤其是體現在京津地區,無論是地鐵、橋梁,還是飛機場、高鐵站等等國家重要項目都規定采用盤扣式腳手架,碗扣腳手架以及鋼管扣件腳手架禁止使用,從這一市場需求來看,我們不難看出盤扣式腳手架符合市場發展的趨勢,那么盤扣腳手架是如何在行業中逐步取代碗扣腳手架的呢?原因是什么?
盤扣式腳手架由立桿、橫桿、定位桿以及豎向斜桿四個主要構件組成,表面處理為熱鍍鋅,材質為Q345鋼管,它除了與傳統碗扣腳手架相比多了定位桿和豎向斜桿之外,不同是其連接方式的不同,它是以承插形式連接,通過橫桿斜桿的鑄頭與立桿的圓盤相互咬合后以銷板實現固定連接,這種方式新穎、獨特、且連接更加穩定,使得架體的承載能力更強。
盤扣式腳手架是代替碗扣腳手架的施工利器,從2015年開始就已給傳統腳手架租賃行業帶來了巨大的沖擊,而這種沖擊一直延續到2016年愈加顯著,九為實業2016年1月到5月,僅僅5個月的時間就向國內市場輸出盤扣腳手架5000噸,向國際市場輸出盤扣腳手架7000噸,可見盤扣腳手架不論在國內還是國外都已逐步成為腳手架的主流。
傳統腳手架已經無法滿足現代施工隊的需求,隨著腳手架坍塌事故的頻繁,整頓行業不規范已經成為目前重中之重的工作,只有新型盤扣式腳手架才能滿足廣大施工單位的需求。
我們都知道,鋼管扣件式腳手架是傳統的腳手架,搭建是比較繁瑣費時的,據了解,普通的鋼管扣件單個工人的搭設速度僅35m3/天,但盤扣式腳手架單個工人的搭設速度卻可以達到150m3/天。也就是說,用鋼管扣件式腳手架要搭150m3需要4天多才能完成,而用盤扣式腳手架搭150m3則僅需一天就能完成,可見鋼管扣件式腳手架在購置時雖然相對實惠,但它搭建耗費的工時和人工成本卻遠比盤扣式腳手架要高得多,綜合計算,鋼管扣件式腳手架的成本未必就真的便宜。
傳統腳手架也遠比新型盤扣式腳手架要低,這 從往年坍塌事故中可以看得出來,排除一些違規操作的因素外,多數事故都與鋼管扣件式腳手架質量問題多少有些關系。
但幾乎沒聽說過盤扣式腳手架出現過類似問題,盤扣式腳手架屬于新型升級產品,立桿采用的是Q345材質,節點結構合理,立桿軸向傳力,加上斜拉桿的“配合”其承載力和穩定性比一般腳手架更好。
從規避風險、減少意外和損失的層面來說,盤扣式腳手架確實要比鋼管扣件式腳手架乃至其他傳統腳手架要好很多,這未嘗不是在用另外一種方式在節省成本。
所以現在國內很多工程項目基本上都紛紛改用價格稍貴些的盤扣式腳手架,而不是價格便宜的鋼管扣件式腳手架。因為盤扣式腳手架的確是當前省剛才和人工成本的一種新型腳手架,是國家相關部門也一直在大力推崇的一種腳手架。